欢迎访问云开·全站appkaiyun
发布时间:2024-09-28 点此:1234次
近年来,随着互联网技术特别是自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,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持续高发。徐玉玉案、清华大学教授被骗案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和广泛热议。如何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迫在眉睫。电信网络诈骗危害基本民生、公民隐私保护乃至电信安全。法院打击此类犯罪要敢于亮剑,充分发挥职能作用,让犯罪分子不敢试探法律。
一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
首先是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“精准诈骗”。互联网时代,网络安全堪忧,个人信息泄露严重。据统计,78.2%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,49.9%的通讯信息被泄露。与传统诈骗相比,电信网络诈骗依托通信工具、互联网等技术,具有非接触性、隐蔽性更强。另外,由于可以准确获取个人信息,诈骗更加精准,成功率更高。
二是犯罪率高与破案率低并存。据统计,近10年来,我国电信诈骗案件每年以20%-30%的速度快速增长。仅2015年,全国公安机关立案电信诈骗案件59万起,同比增长32.5%,造成经济损失222亿元。 2013年以来,涉案金额1000万元以上电信诈骗案件104起,涉案金额100万元以上电信诈骗案件2392起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破案率仅为20%。与其他案件相比,检出率相当低。案件侦查、取证、抓捕、物证鉴定面临困难。
三是形成一系列以诈骗为核心的犯罪产业链。电信网络诈骗隐藏在虚拟空间中。犯罪过程涉及电信运营、电子商务、金融支付等多个领域。形成了从网络攻击、信息窃取、身份伪装到组织诈骗、转移洗钱的完整犯罪链条。通常还衍生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、隐匿、隐瞒犯罪所得罪、犯罪所得罪等相关犯罪。
第四,男性更容易遭受电信诈骗,第三类人群成为电信诈骗的重点目标。中国银联发布的《2016年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》显示,2016年遭受电信诈骗的男性比例比女性高出14个百分点。但从损失金额来看,18%的女性损失在5000元以上。 ,比男性高9个百分点,女性损失更大;此外,据公安机关统计,老年人、单位财务人员、网购人群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重点目标。由于能够控制大量资金,这三类人成为犯罪分子的重点目标。
五是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近期三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突出。随着科技的进步,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令人防不胜防。有的冒充领导、亲友同学,有的冒充节目积分赢奖品,有的捏造车祸、绑架……据山东省公安厅统计,近期三类案件较为突出:网购诈骗案件频发,占案件总数的10%。占总数的17.3%;网络兼职诈骗案件呈上升趋势,占案件总数的15.5%;冒充公诉、冒充执法人员的诈骗危害极大,损失占总数的18.7%。
二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原因分析
首先,犯罪分子在非法利益的驱使下,常常铤而走险。
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投资成本低、回报高。很多时候,犯罪分子只是租一间小办公室,准备几部电话和电脑,雇几个销售人员。还时常有报道称kaiyun网页版登陆,“背包客”随身携带微型伪基站,以便随时随地发送诈骗短信。据统计,每1000个诈骗电话中就有一个几乎成功。每次诈骗金额从几千到几百万、几千万不等,返还率很高。非法获利的巨大反差,使得犯罪分子频频铤而走险。
二是案件侦破难度加大,犯罪分子更加有恃无恐。
由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往往跨地区实施,需要远程协作,消耗大量人力、财力,案件侦破成本较高;受害人往往有数百甚至数千人,无法一一获取证据;犯罪分子得手后,迅速通过多次转移。通过其他方式转账、取款,被盗资金难以追回;近年来,此类犯罪已由原来的主犯直接实施,取而代之的是招募懂当地方言的骨干和骑兵。主犯与同案犯在犯罪中配合密切,有的主犯甚至利用境外遥控指挥犯罪,抓获犯罪分子难度较大,甚至需要联合抓捕、跨境抓捕。刑事游击战和针对性侦查的弊端让犯罪分子感到侥幸甚至有恃无恐。
第三,受害人容易上当受骗,防范诈骗能力低,容易陷入小利行为。
人们在享受智能手机和在线支付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,却对个人信息保护和安全支付重视不够云开·体育官方网站,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;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公众发现和预防诈骗的能力却很差。实践中,曾出现过老人在付款被冻结后写下“自愿受骗保证书”,坚持给不法分子汇钱的事件;受害人陷入了犯罪分子为了微利和一时的贪婪而精心设计的骗局。点赞可换取免费礼物,泄露身份信息;随意扫描二维码,手机中木马;使用免费WIFI,银行卡信息被盗等事件时有发生
四是网络服务商、金融机构、电信运营商监管不到位,在一定程度上“纵容”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。
在现行体制下,网络服务提供者、金融机构、电信运营商作为服务提供者,缺乏对此类犯罪的审查能力和审查责任。他们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也被省略了,通常是未履行担保义务时的民事赔偿责任。但实践中,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获得赔偿、导致网络服务商和金融机构赔偿的案例几乎没有。长期以来,电信运营商监管义务的懈怠,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生。
尤其需要关注近年来快速兴起的支付宝、QQ、财付通、微信转账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犯罪。据统计,目前符合条件的支付平台多达270家。仅2015年,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的资金就超过20万亿元,第三方支付平台已成为网络交易的重要结算支付手段。一些中小支付平台为了抢占市场,忽视系统安全监控,监管滞后。于是,电信、网络诈骗等犯罪团伙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转移赃款、洗钱。全国各地案件频发。不少案件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元。近年来,第三方支付平台成为电信网络诈骗、洗钱的“漏洞”。
第五,个人信息泄露泛滥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幕后推手。
互联网在极大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,也带来了信息安全问题。人们在使用互联网时,几乎每时每刻都会产生相应的个人信息和数据,例如网购网站的历史记录、网站浏览记录等。 、搜索引擎搜索记录等,这些信息很容易被复制和传播,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令人担忧;公民个人对个人信息保护重视不够。废弃的火车票、包裹上的快递单、未恢复出厂设置的物品、被出售的手机、来源不明的免费WIFI连接等,都造成了个人信息的泄露;一些个人为了谋取私利倒卖个人信息,出售民航、学校录取等利用职务便利获取的信息。为犯罪分子“精准设陷阱”提供了便利条件,而且这种有针对性的信息更容易突破人们的心理防线,使受害人更容易受到基于信任的防御,犯罪成功率更高。
三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建议及对策
一是加强宣传工作,在全社会营造“反诈骗、反诈骗”氛围。
及时发现和总结犯罪分子的新手段、新方法,通过电视台、报纸、微信、微博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和防范提示云开体育app官方下载安装最新版,增强社会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;及时对典型案件判处“重”刑并向社会公布,增强典型案件对社会公众的警示教育作用,震慑犯罪分子;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,做到“天上的馅饼不会掉下来,只有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”。这一理念深入人心,防止公众因贪小利、侥幸受骗,在全社会营造“预防反诈骗”的氛围。
二是坚持源头控制,切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。
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不能仅依靠后续法律制裁,还应着力强化源头治理,全面斩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。只有这样,才能抑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。为此,互联网企业应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建设,构筑“防火墙”,防止网民个人信息“裸奔”;金融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银行卡办理、网银转账等业务的审查和监管,特别是近期。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,建立快速停止支付和账户冻结机制;通信部门要尽快全面推行电话实名登记制度,严禁非法配号和非法租用线路,加快研究制定利用“VOIP网络电话”和“任意违法行为”的技术监管措施利用“数字显示软件”等新技术进行犯罪。
三是充分运用各种法律手段,全面压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生存空间。
建立公安机关、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联席会议机制,定期研究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,统一法律适用,共同解决案件侦破中的疑难问题;公安机关推动反诈骗中心建设,搭建联合行动平台,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应对。对有犯罪记录的人实行“黑名单”制度,禁止其从事相关行业,减少再犯罪的可能性;检察院通过提前介入、汇总证据目录等方式指导案件侦查。打造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绿色通道,实现快速抓捕、快速起诉;人民法院严格依法审理,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坚持“从严定罪、从严量刑”,严格控制缓刑适用,强化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,加强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相关犯罪的打击力度。作为犯罪者和共犯。通过加大财产处罚力度,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将被剥夺“重返就业”的物质条件。
四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确保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有根有据。
在现行刑法中,电信网络诈骗罪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犯罪。在总结案件审理规则的基础上,及时提出立案建议,推动完善相关法律规定,统一判断标准,增强打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。建议将电信网络诈骗罪单独纳入诈骗罪,明确犯罪具体要件,细化量刑,确保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有法可依;进一步明确网络服务提供商、金融机构、电信运营商在电信网络中的角色。诈骗犯罪的法律责任,包括刑事赔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,促使其通过落实法律责任,自觉履行监管责任。